Recent數據載入中... |
主題書訊:經典台灣文學家系列(一)
賴和(1894年5月28日-1943年1月31日),台灣彰化人。
原名賴河,筆名有懶雲、甫三、安都生、灰、走街先。
本職是醫生,但是卻在文學領域留下盛名,尤其是他的詩作,被公認是台灣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詩人之一。
賴和不但是台灣日治時期重要的作家,同時也是台灣1930年代作家所公認的文壇領袖,
曾經催生、主編過《台灣民報》的文藝欄。由於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,
因此他的同輩楊守愚說他是「台灣新文藝園地的開墾者」與「台灣小說界的褓母」,
並在「光復慶祝後二日」一文中讚揚他為「台灣的魯迅」。
曾經主編新潮文庫的醫生文人林衡哲,則尊稱賴和為「台灣現代文學之父」。
賴和研究資料彙編(上) / 賴和紀念館 編賴和紀念館成立於一九九0年,館中收藏賴和先生的手稿及藏書,並有雕塑家王英信先生所塑的賴和半身銅像。一九九四年元月,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由賴和後人捐款成立,將致力於促進台灣文化發展的各項工作。 索書號 848.5/5228/v.1
賴和研究資料彙編(下) / 賴和紀念館 編索書號 848.5/5228/v.2
賴和集 / 賴和;張恒豪 著收錄台灣古典作家賴和作品,賴和是屬於橫跨「新學」與「漢學」的世代,青年時期便被是作騷壇健將。本業為西醫的賴和,後世尊稱為「臺灣新文學之父」。 索書號 857.63/5726
龍瑛宗(1911年8月25日-1999年9月26日),本名劉榮宗,出生於新竹北埔,
客家人、臺灣著名作家。龍瑛宗於戰時辭去銀行工作,專心投入《台灣日日新報》編輯,
與張文環、呂赫若、楊逵同為「戰爭期」最重要小說家,戰前發表小說計23篇。
在文學表現上,乃以日本教育知識份子的觀點,反映日治末期臺灣人在殖民統治下的衝突、挫敗及哀傷。
1980年,龍瑛宗克服語言障礙,終於以中文寫出首篇小說《杜甫在長安》,再度引起文壇注意及肯定。
此後大量創作以中文書寫的小說、雜文與評論,其作品多達百餘篇。
杜甫在長安 / 龍瑛宗 著日據時代下,一個有生命熱情卻不擅應對現實世界的台灣青年,記錄了他成長的經驗與痛楚。一篇篇小說,其實是一段段血淚生命。怠至台灣光復,上國光輝重現,這位青年已漸垂老,撫今追昔,正如當年杜甫在長安的一片帳惘吧。 索書號 418.913 7577
龍瑛宗集 / 龍瑛宗;張恒豪 著在龍瑛宗將近六十年的創作生涯中,跨越了日本殖民時代及國民黨統治時代,本選集蒐錄了龍瑛宗三個階段的代表作,可窺出其文學風貌的特質及轉變,同時可看出一個臺灣作家迂迴曲折的心路歷程。 索書號 857.63/0113.1
瀏覽數
|